高考落幕,志愿填报成为决定未来的关键一步。6月17日,一场主题为《以终为始: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发展》的大型公益讲座在湖北随州宾馆举行,吸引了数百名考生家长。讲座由教育规划师北大总裁班张峻教授主讲,旨在帮助家庭正视当前“毕业即失业”困局的深层根源——高考志愿填报时的专业选择错误,并倡导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,引导孩子选择真正热爱且有前景的专业。

毕业即失业”的根源:志愿填报的专业错配

“大学生就业难,病灶往往在四年前高考填报时就已埋下。‘学错专业’是导致‘毕业即失业’或‘就业质量差’的核心痛点之一。” 张峻教授开门见山,直指问题要害。他指出,有的家庭深陷“唯分数论”和“名校情结”的误区,不太高的分数盲目追求用分数“冲”进名校,却忽视了最核心的专业选择问题,最终导致“高分入坑”。

张峻列举了典型的“专业错配”陷阱:

1.  盲目追名校冷门专业:为进名校而选择就业面窄、需求小的冷门专业(如某些基础理论学科),导致毕业时竞争力弱。

2.  无视产业需求变化:对快速迭代的就业市场缺乏了解,选择已显颓势或严重饱和的“红牌专业”。

3.  兴趣与市场严重脱节: 仅凭模糊兴趣或名称臆想选择专业,入学后发现所学非所爱,或该兴趣方向就业渠道极其狭窄。

4.  对考研/考公路径认知不清: 低估热门专业考研、考公的激烈竞争门槛,导致规划落空。

“选择错误的专业,往往意味着在就业起跑线上就已落后。” 张峻强调,“读书的终点是融入社会、实现价值,填报志愿的起点,就必须牢牢锚定未来的职业出口。”

破解之道:科学选专业是核心,兴趣需与市场共振

针对“专业错配”这一根源性问题,张峻教授提出了核心解决方案,并特别强调了兴趣在专业选择中的重要性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:

1.  破除信息壁垒,聚焦专业本质:

深度解析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(如湖北“光芯屏端网”产业集群)催生的高需求专业(半导体、新能源、集成电路、智慧农业等)。

预警就业困难“红牌专业”及市场饱和领域。

公布未来5年公务员、事业单位招录的核心专业需求(法学、计算机、汉语言文学、经济学类、财政学类、临床医学等持续领跑)。

2.  构建“三维一体”专业评估模型:

产业需求维度(市场):专业对应的行业发展趋势、人才缺口、薪资水平。

个人特质维度(兴趣+能力):强烈倡导选择孩子‘真正热爱且愿意深入钻研’的专业。兴趣是持久学习动力和职业成就感的源泉。但同时需评估自身学科能力、性格特质是否匹配专业要求。

深造潜力维度(发展):评估该专业本科就业竞争力,以及考研、出国深造的路径与前景。

关键点:张峻特别指出,“学自己喜欢的专业至关重要,但这份‘喜欢’需要建立在对专业内涵、学习内容、就业方向和市场需求清晰认知的基础上。纯粹的、脱离现实需求的‘兴趣’,可能面临巨大的就业困境。兴趣与市场需求找到结合点,才是理想的选择。”

3.  规避致命误区,警惕“唯兴趣论”与“唯名校论”:

警惕中低分“冲名校进天坑”:以某985高校心理学专业为例,就业率低,反映出本科直接就业的困境。有的名校光环无法弥补专业本身的就业局限。

避免“唯兴趣论”陷阱: “我喜欢打游戏,所以要学电竞管理”或“我喜欢历史,只考虑考古学”——这类想法需要引导。需深入了解该兴趣领域的真实就业生态、核心技能要求及岗位稀缺度,寻找兴趣与市场需求的交叉领域(如喜欢游戏,可考虑计算机科学、数字媒体技术、数据分析等更宽口径专业;喜欢历史,可结合文化产业管理、文化遗产保护、新媒体运营等应用方向)。

破除“专业名称想象”:切勿仅凭专业名称臆想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,务必深入了解课程设置、培养目标和真实就业案例。

公益服务助力科学决策:专业选择是重中之重

本次讲座为纯公益性质,主办方现场免费发放了精心编撰的《就业导向志愿填报指南》。指南核心聚焦专业选择,提供了:

*   按学科门类、专业大类的权威就业率、薪资数据榜单。

*   “绿牌”(需求增长型)与“红牌”(预警)专业动态分析。

*   国家级/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布局及人才需求图谱。

*   不同专业考公、考研优劣势分析。

一位家长刘女士分享:“张教授用详实的数据对比让我彻底明白,与其让孩子踩着线进名校读冷门专业,不如在省属重点大学的王牌工科专业扎扎实实学本事。选对专业,真的比学校光环更重要!”

专家呼吁:志愿填报即职业规划起点,兴趣与市场需平衡

张峻教授最后总结道:“破解‘毕业即失业’困局,关键在于从源头上解决‘专业错配’。高考志愿填报,本质上是一次至关重要的职业规划决策。”

他强烈建议广大考生及家长:

将专业选择置于首位:深入调研目标专业的真实情况,比对市场需求。

拥抱时代机遇:重点关注国家战略(如航空航天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制造)和湖北区域产业红利(“光芯屏端网”集群)急需的专业领域。

平衡兴趣与市场:鼓励孩子追求心中所爱,但这份热爱必须脚踏实地,建立在了解市场需求、具备发展潜力的基础上。找到热爱与时代需求的结合点,才能让个人努力获得倍增的回报。

“填报志愿不是一场赌博,”张峻强调,“它是以科学数据和清醒认知为基础,为孩子的未来选择一条‘学有所爱、学有所用、学有所成’的赛道。专业选对了,努力才不会白费。

据悉,这样的纯公益讲座,还将在多地举办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推荐内容